10505320_929379783742587_7807582102598537171_n  

以女人的名字命名的瑪德蓮(Madeleine)

外觀其實相當樸素,是一款簡單可愛的蛋糕,

形狀就像貝殼,

完美的判斷之一就是一面要均勻上色漂亮的貝殻紋

另一面則要有長出凸肚擠

 

有關這種蛋糕的起源,說法很多,但唯一確定的是它來自法國東北邊的洛林(Lorraine)。

瑪德蓮故事一: 第一種說法跟瑪德蓮的貝殼形狀有關。

據說是從中古世紀一種簡單的布莉歐軟麵包(brioche)演變來的

當時做這麵包時會把麵團放進貝殼裡塑型。

那時候的天主教信徒都要到西班牙一個叫做 Santiago de Compostela

的聖地朝聖,他們就帶著這種貝殼型的糕點當做路途上的食物。

所以這個甜點就以廚師的名字 Madeleine 命名。

 

瑪德蓮故事二:印象中日本也是教這個歷史

1755 年洛林公爵 Stanislas Leszczynski 的宴會上,

甜點師傅和廚師吵架憤而離席,還負氣把做好的所有甜點都帶走。

當時一個名叫 Madeleine 的女侍者臨危受命得做出一道甜點,

她就應急的做了這道她祖母常常做的簡單甜點,

但卻大受很愛甜點的洛林公爵喜歡,Madeleine 的名字就這樣來的。

洛林公爵的女兒後來成為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皇后,

她把這道甜點食譜帶進凡爾賽宮,瑪德蓮因此變得大受歡迎。

 

但瑪德蓮變得這麼有名,法國知名作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的小說

「追憶似水年華」(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功勞很大。

其中一部「 在斯萬家那邊」(Du Côté de chez Swann)

書裡這段熱茶與瑪德蓮的知名橋段。

裡頭描述了主角 Marcel 在某個寒冷的冬天

吃著媽媽幫他準備的熱茶和瑪德蓮蛋糕,

泡著熱茶的瑪德蓮散發的氣味如此熟悉,

喚回了他往日的記憶。在熱茶與蛋糕,蛋糕浸泡在茶水裡的氣味與記憶,

以及在記憶與記憶之間的來回裡,

這段知名的文字就這樣讓很多人陷入了他瑣碎卻細膩深入的文字裡,

瑪德蓮也因此幻化出一種迷人的意念。

 

歐洲各國 國家代表甜點:

2006 年歐盟舉辦了一個「Café Europe」的文化交流活動,這個活動是由奧地利發起,

並選擇在咖啡館沙龍文化盛行的維也納舉辦。

歐盟的每個國家都要挑選一樣足以代表這個國家的甜點來參展。

基本上如果去這裡掃過一輪的話,應該就會對歐洲甜點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了。

當時甜點大國--法國就是選擇了瑪德蓮作為法國代表!

有些國家選的都是非常具代表性的甜點

像是比利時選了「waffle」(比利時鬆餅)

葡萄牙選了「Pastel de nata」(葡式蛋塔)

丹麥選了「Danish pastry」,

德國選了「Streuselkuchen」(奶酥水果蛋糕)

義大利選了「提拉米蘇」(我在意大利吃到的提拉米蘇真的好好吃噢!)

匈牙利選了「Dobos Torte」 (匈牙利多博思千層蛋糕)

賽布勒斯選了「Baclava」 (堅果蜜餅)

盧森堡選了「Apfeltorte」(蘋果派)

芬蘭選了「Selma」

瑞典會選「cinnamon roll」「肉桂捲」

像是愛爾蘭選了「scone」(司康)

而英國卻選了「shortbread」

奧地利選了「Gugelhupf」

荷蘭選了 「Tompouce」

 

 

但其實奧地利還有「Apfelstrudel」(奧地利蘋果捲)或是「Sacher Torte」(沙哈蛋糕)

等經典蛋糕

 

 

 

資料來源:http://jesstsai.pixnet.net/blog/post/26733701

http://www.ideesdeparis.com/

arrow
arrow

    linda琳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