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第一篇正式在德麥烘焙新訊上的月刊專欄刊登啦!!
說到法國甜點,大家一定都知道馬卡龍,可是你知道嗎?
直到我真正來到法國之後,才知道法國除了少數的店家有講究外
大部分的馬卡龍並不跟大家想的一樣
以前我也總去追求表面光滑,有裙擺,不空心的馬卡龍
但是當我真正踏上這塊土地才發現,原來我們所嚮往崇尚的馬卡龍
真的就是法國人的小西點而已,正因為是平常的小甜點
所以各家馬卡龍也是各有各的風格,更因地區性而有完全不同風貌跟口感
若真的要說一樣的地方,可能就是他們用的原物料類似,而且都是小小圓圓的吧?
其中最常見到的,就是大空心!!!
真的,你沒看錯,在華人世界甜點師在意的要命的大空心,在法國可是見怪不怪
從我在巴黎藍帶上課時,就見到主廚作出的大空心馬卡龍
不論是街頭甜點店的馬卡龍
到了Lenotre巴黎雷諾特專業甜點學校,甚至去甜點店工作
接觸到一個又一個的法國主廚,發現馬卡龍的空心是很正常的
就像某一天鹽酥雞被某個主廚做的很厲害,在全世界紅起來了
外國人爭相效仿怎麼做
開始講究土雞腿肉要切成3立方公分,用八道功法醃漬9小時使之入味,再裹上黃金比例麵衣
多少溫度的油炸多久,最後一定要配上5片新鮮植栽15天的九層塔去梗嫩葉,才算大功告成
等到外國人實際來到台灣發現,為什麼這家店肉隨便剁?為什麼那間店還加蒜頭?
抓著臺灣人問,為什麼你們做成這樣??
我每次抓著法國主廚問馬卡龍空洞時,他們都會很疑惑的說:阿本來就是這樣阿!這很正常阿!
一副我很奇怪的樣子,問到不知道第幾個主廚、吃到不知道多少間的馬卡龍後,我就確認這件事了
那究竟台灣人追求的馬卡龍定義是由何而來的呢?
根據法國的資料,馬卡龍源自義大利
(越了解甜點文化,會發現義大利原本是超強甜點國,只是在16世紀左右被法國發揚光大
其實現在很多的甜點與製作技法是源自于義大利喔!)
馬卡龍的配方一直不斷變化,直到19世紀才發明用兩片夾住內餡的吃法
全歐洲當時有各式各樣的馬卡龍難分高下
直到20世紀初,法國甜點大師Pierre Hermé幾乎向世界重新定義了馬卡龍
這個七彩的夢幻小圓餅如同野火燃燒般的席捲全球
表面光滑有裙擺、內部組織鬆軟不黏牙,也就是現在我們所熟知的標準
即便如此,在甜點店密集度相當于台灣小七的巴黎,有國際甜點專業學校有做過盲選
四家匿名店家中選出最好吃的馬卡龍,學員不論國籍一面倒的選向PH
可見其好吃程度
不過說真的,除了極少數的甜點店以外,絕大多數法國人真的沒有很在意有沒有空洞
對他們從小吃到大,流傳幾世紀的小圓餅
突然變成炙手可熱的夢幻逸品
反而是華人研究的比他們透徹,關於這點也是很有趣的現象
其詫異程度可能真的很像有外國人抓著我們的領子問,這不是傳說中的鹽酥雞啊~~~
~後記~
非常感謝德麥林彥鈞師傅師傅與德麥公司給我機會
讓我在這麼棒的月刊中發表專欄
在部落格我也會同步刊登
這篇推出後大受歡迎,甚至下個月起頁面增為兩倍,噢耶!!
真的很感謝大家喜歡~^^
底下有免費版喔!!
這邊有網路版的德麥烘焙新訊,歡迎所有烘焙夥伴轉載分享,往後每個月也都會有Linda 的精彩專欄,請大家敬請期待!(>人<;)
http://issuu.com/tuisceadoir/docs/2015-4_______________
另外,想要免費訂閱的朋友,可以進入下方的連結,輸入姓名和e-mail,就可以收到有Linda專欄的烘焙月刊ㄛ!
https://docs.google.com/…/1ZDYstMJnU2BYs9ogTsCv8fv…/viewfor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