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要來法國前
去看世界甜點大賽 早就是我的預定目標
比賽的時間是我固定課程結束
選修課的時間,不管這一週有再好的選修課
我也是完全排開,真的非常想親自到甜點的聖殿一趟
觀賞這世界之戰,去之前我對比賽的狀況也是一知半解
會寫這篇文章,最主要的就是因為這次榮幸受邀當台灣隊的小小助手
(說真的沒發揮什麼功能,很慚愧)
因為每次比賽的選手,承辦的單位都有所不同
所以在比賽的經驗交接上,很不容易,每次比賽,新的團隊就好像一張白紙
如果很多東西都不懂,每次都要重新領悟經驗,就會是我們最大的難關
(像是日本隊,通常都是由上一屆的選手擔任下一屆的教練或指導
這樣自然能把自己的經驗發揮到最大)
我試想,有必要把我這次所見所聞,還有一些心得
寫成一篇免費公開且詳細記錄的文章
讓所有對國際比賽有興趣的人,或是未來的選手,都能夠有基本的認識與交流
越多人對國際賽事有興趣,就會越多厲害的人才參賽,越多廠商贊助
我希望,台灣人能夠團結起來,不管每次的成績如何
不管下次要比的人是誰
只有把經驗跟技術無私的分享出來
台灣的團隊才有機會拉向世界第一
一場10小時的國際賽事,從賽前的訓練,場地,原物料,團隊的機票,住宿,吃飯
工具的國際運費...等等,贊助廠商往往要出資一兩百萬,燒錢之快,相當恐怖
這也是為什麼贊助比賽不容易,因為比賽難以馬上看到實質的經濟效應
尤其是世界級的比賽,如果拿不到前三名,媒體根本不會想要報導
廠商往往必須要有拿肉包子打狗
一去不回的心理準備,有廠商願意贊助是真的要心存感激了
所以要特別感謝這次的贊助商- 德麥食品,18度c巧克力
過去還有很多公司以及飯店的贊助,謝謝你們,給台灣機會與支持
希望未來也不分你我的繼續贊助台灣團隊參賽!!
有沒有看到後面穿桃紅色衣服的就是我,托台灣隊的福,一直搶在中央前方的VIP席記錄這一切
本文章中所有的照片及資訊
是我辛苦向主辦單位,台灣團隊所有成員,相關單位...等等
四面八方搜集來的資料,經過台灣隊授權使用
光照片就從包含我自己拍照與搜集...等
將近2000張照片中選取(眼睛快瞎了)
請尊重著作權與版權問題,任何相關內容、文字著作、影像、 圖檔及專利設計
專業技能..等智慧財產權,屬本站著作權利人或法定擁有人所有
未經權利人許可授權時,請勿有擅自抄襲,盜用,複製,列印,截錄,
發行與散佈或任何商業利益之行為。
但是從連結中分享到FB等 使用網頁的 分享 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有標明出處,越多華人看到,互相進步也是我所期待的
謝謝大家
所以在開始介紹這次台灣隊的比賽實錄前
我要先來介紹這個世界大賽的等級,以及比賽規則
底下先來看一個大會製作的開場影片!
世界盃甜點里昂大賽
世界盃甜點里昂大賽是1989年
由世界著名的西點大師派拉松(Paillasson)先生發起創辦的一項西點賽事,
目前已發展成為國際上最負盛名和最具影響力的西點賽事之一
每兩年舉辦一次,地點在法國里昂,參賽選手以國家代表隊方式參賽
此次比賽總共有21個國家參賽:
台灣、日本、義大利、南韓、圖尼西雅、瑞士、美國、馬來西亞
墨西哥、埃及、英國、阿根廷、蘇丹、瓜地馬拉、丹麥、
阿爾及利亞、菲律賓 、哥倫比亞、中國、摩洛哥、新加坡
*每年參賽國家略有不同
*好奇為什麼沒有法國參賽嗎??因為法國是去年冠軍,規定必須停賽一次,留點機會給別人麻~
主辦人派拉松主廚,與上屆冠軍貝利先生,還有義大利隊總教練
參加資格: 獲得參加決賽的資格有兩種途徑
1.每年會選出TOP7的國家作為下次總決賽的種子隊
TOP7的評選方式是由前三屆得名綜合評分,前七名才能入選
(從這邊來看,是不是能保持參賽,跟維持一定水準,對後面的參賽者是很重要的)
2.非TOP7的國家則需經過區域預選才可以入決賽
- 亞洲與大洋洲國家:亞洲杯甜點大賽(Asian Pastry Cup)選出三個勝出國家
- 拉丁美洲國家:馬雅盃(Copa Maya)選出三個勝出國家
- 歐洲國家:歐洲杯甜點大賽(European Pastry Cup)選出三個勝出國家
- 世界盃甜點大賽俱樂部(Coupe du Monde de la Patisserie)會長有權利決定三個特殊參賽權的國家
本來台灣今年是沒有進入TOP7,是上屆的比利時退賽
所以台灣獲得晉級權
而這次比完,台灣又順利獲得2017年比賽的直接決賽權,可喜可賀
上圖是這次的台灣隊代表資料
比賽隊伍由一名甜點師,一名巧克力師,一名冰點師組成
李國溢師傅---巧克力工藝 / 盤飾甜點
劉逸群師傅---拉糖工藝 / 巧克力慕斯
張瑞銘師傅---冰雕 / 冰淇淋蛋糕
在第14屆里昂杯甜點大賽上,來自世界各地的21支隊伍參加了比賽。
總賽程為兩天,一天11隊,比賽時長為10個小時,在這10個小時內
每個隊伍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如下作品:
1座拉糖工藝 (長寬60 X 40cm 高125 cm)
1座巧克力工藝 (長寬60 X 40cm 高125 cm)
1座冰雕藝術 (長寬60 X 40cm 高125 cm)
3個巧克力慕斯蛋糕(兩個拍照與試吃用,一個為最後整體裝飾用)
3個冷凍甜點冰淇淋(兩個拍照與試吃用,一個為最後整體裝飾用)
12份盤飾甜點
比賽全程都在近兩千名觀眾的歡呼和熱情中進行。
獎項:


這是這次21對參賽國所製作的海報
台灣就做的相當不錯,淺顯易懂,質感又好
接下來到很重要的部分了!
就是評分規則! 這裡隱藏著很可怕的失分大點
項目: | 分數 | 比重 | 總分 |
工作執行: 衛生,組織能力,靈活性 守時,善用食材 |
20 | 3 | 60 |
巧克力蛋糕: 口味,剖面,原創性, 使用大會提供的原物料 |
20 | 8 | 160 |
水果冰淇淋蛋糕: 口味,剖面,原創性 使用大會提供的原物料 |
20 |
8 | 160 |
盤飾甜點: 口味,原創性,特徵 使用國家特有的產物 |
20 | 3 | 60 |
最後整體的呈現: 藝術表現與主題關聯性 |
20 | 3 | 60 |
冰雕 |
20 | 3 | 60 |
拉糖工藝創作 | 20 | 3 | 60 |
巧克力工藝創作 | 20 | 3 | 60 |
額外加分 | 分數 |
遵守時間與規則 | 50 |
打掃清理廚房,恢復成原本提供的狀態 | 100 |
面對觀眾進行工作 | 80 |
準備三道食譜 | 20 |
遵守巧克力蛋糕和水果蛋糕的重量 | 20 |
其他 | 20 |
這邊的評分方式我稍作說明
在法國,滿分是20分,11~12分是差,13~14分是普通,15~16分是還不錯,17~18分是非常好
計分方式跟我們一般認知的100為滿分很不一樣
這樣會有什麼差異呢?
20分跟100分,當然都分的出優劣
但是比重一乘下去,再加上這次總共有23位評審,差異就會相當可怕
(評審是由各國家派出一位,但國家領隊不得評自己國家的分數,再加上兩位大會評審,這次其中一位是由上屆冠軍擔任)
我們可以看到巧克力蛋糕與水果冰淇淋蛋糕總分數是160最重
明明總共做六樣產品,但是畢竟是甜點比賽
能夠銷售與品嘗的蛋糕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會有比重的差異,其他不管拉糖還是冰雕這種能看不能吃的
都是乘3倍,只有慕斯蛋糕與水果冰淇淋蛋糕是乘8倍
台灣隊張瑞銘師傅在場上冰雕的英姿
我們來試算一下分數吧!
假設A隊跟B隊,一個慕斯做得好,一個拉糖做的好
而且差異不大
A隊慕斯14分,拉糖13分 合計27
B隊慕斯13分,拉糖14分 合計27
乍看之下兩隊實力相當,如果不加乘,兩隊同分
讓我們來加乘比重一下吧!
A: 慕斯 14 x 8 x 23評審 = 2576
拉糖 13 X 3 x 23評審 = 897
合計總分:3473
B: 慕斯 13 x 8 x 23評審 = 2392
拉糖 14 X 3 x 23評審 = 966
合計總分:3358
一下子,B隊就輸了115分
光慕斯跟冰淇淋兩個品項都各輸1分,總分就會差到368分
想要從剩下四項目贏回來,就必須贏5~6分
這5~6分要怎麼贏? 還記得我上面的分數嗎?
11~12差.......17~18非常好
你只能祈禱對方做很爛,然後自己做超好,才有可能贏回這輸的一分
(逼自己做的好,有機會,但是期望別人做的爛,有可能嗎??)
口味上差一分,相當其他項目差三分
如果兩個口味評分各差到2.5分以上,基本上就能打包回家了(總分可以差到1000分)
以這次來說
義大利第一名的8197總分 跟第二名日本就拉大了800分的差距
跟台灣更有1700分的差距,最後一名的埃及則有將近3300分的差距
看出可怕之處了嗎?
老實說這對台灣有不利之處,義大利的冰淇淋已經享譽全球
相對台灣在冰淇淋這塊還沒有很發達,文化也不一樣
像我覺得雪花冰淋水果醬就超好吃了,但是在歐洲這可能不算冰淇淋甜點
(翻譯上問題,華人是冰的都叫冰淇淋,在歐洲卻分的很細,有乳脂沒乳脂...)
我們愛吃的不一定合歐洲人胃口,來法國比賽,就要遵照他們的遊戲規則
不過,如果能連歐洲人都征服,不是一個很棒的挑戰嗎?
如果能贏,快感加倍啊!
試吃的評分方式:
因為總共有21隊伍參賽,分成兩天比賽,一天11隊一天10隊
從早上10:40開始,每七分鐘,隊伍要依序將巧克力慕斯完成送給評審試吃與評分
而下午13:00開始則是冰淇淋蛋糕
包含外觀評分,所有在場內幫忙運送蛋糕,分切等服務的
都是法國的MOF,看到打雜的都是這些地位崇高的人
不知道為什麼有一種愉悅感,哈哈
評審試吃,而試吃的評審也不是全部都試吃
評審分成兩組
第一天比賽的領隊,負責是吃巧克力慕斯蛋糕
而第二天比賽的領隊,負責冰淇淋蛋糕
大會為了幫助其他國外參賽者
會安排不同的國家隊可以在法國的學校,或是某些主廚的店,借場地練習
我覺得是非常好的,畢竟這個比賽是屬於動態比賽
一切從無到有必須在比賽場中製作,只能賽前多練習
所以提供一個在法國里昂當地的廚房
對於國外參賽者而言,一方面適應時差與天氣
一方面能有免費場地練習,可以省下非常多經費
像今年,我們就是在比賽創辦人,派拉松主廚的店內做練習
當初派拉松主廚(Paillasson)就是因為自己本身就會 甜點,冰雕,巧克力
所以決定創辦這樣子模式的比賽
除此之外,他本人還拿下甜點與冰淇淋的MOF
(MOF就是法國最佳工藝師,很多人用盡一生都拿不到一個MOF
他卻有兩個!!!
MOF從1942年創辦至今73年來,甜點項目僅有117位
也就是說每年全法國6千萬人中只會產生1.5個MOF,有的時候甚至會全數刷掉
像是今年的巧克力MOF,一個合格者都沒有,堪稱世界上最嚴苛的頭銜
基本上MOF比賽,只要能入選,就能成為媒體爭相採訪的寵兒了)
不管以任何層面來說,對甜點師而言
派拉松就像是甜點界的神一般,受後人景仰
於是我們都簡稱他為 神 ,只要提到派拉松主廚,一律用 神 來稱呼
一字排開的MOF跟世界冠軍等,看得我腿都軟,個個都是神等級
以下是歷屆得獎名單:
-
- 1989
France : Mickaël Azouz, Thierry Froisard et Serge Billet
Pays-Bas : Emol Trumpie, P. Galerne et J. Le Blanc
Autriche :Fritz Mayer, Gotthard Valier et Alphonse Watcher
- 1991
Japon : Hidemi Sugino, Akira Ando et Masahiko Hayashi
France : André Rosset, Olivier Bajard et Alain Rolancy
Canada : Stéphane Brunelet, Stéphane Seguin et Ken V.J Guberski
- 1993
France : Patrick Casula, Jean-Marc Guillot et Jean-Paul Savioz
Belgique : Rik De Baere, Johny De Neef et Pierre Marcolini
Luxembourg : Jean-Claude Arens, Alain Gerard et Camille Shumacher
- 1995
Belgique : Pierre Marcolini, Rik de Baere et Gunther Van Essche
Japon : Tadashi Yanagi, Taihei Oikawa et Junishi Goto
États-Unis : Donald Wressel, Kurt Walrath et Joe Decker
- 1997
Italie : Luigi Biasetto, Cristian Bedushi et Luca Mannori
États-Unis : Thaddeus Dubois, Sébastien Cannone, Jacquy Pfeiffer
Japon :Taihei Oikawa, Mr Tsujiguchi et Mr Hanaguchi
- 1999
France : Pascal Molines, Emmanuel Ryon et Christian Salembier
Belgique : Herman Van Dender, Patrick Aubrion et Frédérique Scailteur
États-Unis : Norman R. Love, Eric PEREZ et Kim Irene O'Flaherty
- 2001
États-Unis : En-Ming Hsu, Ewald Notter et Michel Willaume
Japon : Hiroshi Igarashi, Shinpel Asada et Masayuld Fukuda
Italie : Silvio Bessone, Leonardo di Carlo et Amelio Mazzela di Regnella
- 2003
France : Angelo Musa, Elie Cazaussus et Youri Neyers
Japon : Nohirito Terai, Shigeru Nojima et Yoshinori Matsushima
Belgique : Patrick Aubrion, Herman Van Dender et Marc Ducobu
- 2005
France : Christophe Michalak, Philippe Rigollot et Frédérique Deville
Pays-Bas : Ivo Wolters, Jeroen Goosens et Arthur Tuytel
États-Unis : Donald Wressel, Dereck Poirier et Andrex Shotts
- 2009
France : Jérôme De Oliveira, Jérôme Langillier, Marc Rivière
Italie : Alessandro Dalmasso, Giancarlo Cortinovis et Domenico Longo
Belgique : Alain Vandermissen, François Galtier et Raphaël Giot
- 2011
Espagne : Jordi Bordas Santacreu, Julien Alvares, Josep Guerola
Italie : Domenico Longo, Davide Comaschi et Emmanuele Forcon
Belgique : Dieter Charels, Marijn Coertjens et Pascal de Deyne
2015
-
Italie : Emmanuele Forcone, Francesco Boccia, Fabrizio Donatone
Japon : Kazuhiro Nakayama, Junji Tokunaga, Shinichi Sugita
États-Unis : John Kraus, Joshua Johnson, Scott Green
- 1989
仔細看看名字,現在世界知名的甜點師很多都名列其中喲!
劉逸群師傅 拉糖裝飾製作
終於把比賽相關的資訊介紹完畢,辛苦看完前面的也給你拍拍手!!
前面居然洋洋灑灑也幾千字過去了
本來後面還有大約一萬字吧!(還沒寫好,昏倒)
光試讀的時候朋友就已經不耐煩了
實在太多資訊了,為此決定拆成1~3集或4,5,6....
(現在是要寫魔戒還是哈利波特嗎?哈哈)
於是我來預告續篇~就會是專門介紹台灣隊這次比賽的實況喲!
用傑克與魔豆為主題,看看台灣的師傅如何發揮創造力
在嚴峻的環境下,踏上夢想的舞台
在數千人觀眾的歡呼加油聲中,令人熱血沸騰的世界最強之爭!!
看著台灣的名字,台灣國旗在世界場上飛揚,內心慷慨激昂!!
(不要再叫我們中華臺北了!!在世界殿堂,我們叫台灣!!)
國旗上寫滿了從台灣帶來的祝福
順利完成挑戰
師傅們,辛苦了!!!
一切的記錄就會在
世界盃甜點大賽全記錄(二)中,與大家見面喲!
敬請期待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想讓更多人看到,可以分享出去喲~ 謝謝大家